第十一章 缘由(1 / 1)

加入书签

尚行如实陈述完。

师傅听尚行讲完,感慨地说:“都是因缘造化啊!”

尚行见师傅如此感慨万分,问道:“师傅,徒儿有问,我于第一次施法时,不见其效,第二次施法,愁急下,万幸能成,这是为何。

尚行问这个问题,实在是疑惑,按尚行想,施法成功前提,非同姓且血亲不可。

拿钓鱼来说,同姓氏如钩饵,血亲代表因果深重,是杆线,这样,鱼上钩,才不至于脱逃。

师傅听了尚行的话,笑了笑,说道:“这法,归于天机法一类,因修为到了,自然就会,便没有名号。

而你借死道经,修为低微,却用出了这自明明之的法,倒令为师意料不到。

如此,这法倒可以取个名了。自你起,用你名中一字,就叫藏(cang)名法吧。

藏名法能成,一则,我收你教你,养恩抵生恩,天地认可,二则,为师的确姓尚,你随为师的姓。

二者,使你能成。”

尚行听过,心想。

原来我的尚姓,非父姓,乃师姓。

这样也好,师傅于我恩情似海,随师姓自无不可。

且生我之父母,无情无义之辈,我羞之。

弃父姓,随师姓,顺为事啊。

尚行又想。

死道经奇妙无穷,让我能用藏名法。

之后,我要时时向师傅求教,更认真学这经。

或许还有众多道法,他人有限制,用不了。而我学死道经,不定就能用了。

况且,我直觉,藏名法,还有可改之处。

尚行思考到此,心下一动,小心地问道:“师父,你可知,后院的大树是如何?

我从小生活在这里,也有十八年,在这方圆,没有我不知道的。

大树,我从未发现它的不同寻常。

其未见精气勃发之处,非为精,未见逆四季之迹,非为妖。

若不是,雷霆降下,绝不会知晓大树有此威能,更可挡下雷劫。

况且为何拼命护我师徒二人,以至于身形崩溃。

万万想不通啊!

师父可知前因后果,让徒儿解惑。

尚行说完,眼巴巴的看着师傅,直待师傅回答。

师傅看了看尚行,笑着说:“你啊,耍滑头。

也好,你扶我起来吧。”

尚行听到,大喜过望,连忙扶起师父。

原来,自三年前尚行外出却半途而归的事情,师父便让尚行,对他不许带父称。

师父坚决,尚行不敢违,在之后三年,只称师傅。

虽然尚行如实做了,但时时刻刻记得此事,想让师父回心转意,能让自己,再叫回父称。

而此时,尚行得知自己的姓,是随师姓,并且师父对自己的养恩,天地认可了,不差于生恩。

师父又有了与天斗一斗的念头,不如以前待死了,心中豁然开朗。

所以尚行耍了个花招,不喊师傅,喊了师父。

尚行知道,师父听的出来,可他希望师父能应,能让师徒二人回到从前。

结果,师父应了,他默认了尚行的父称。

这让尚行喜出望外,了结了尚行的一大心结。

尚行扶着师父。

师父很轻,骨瘦如柴,气力衰竭。

尚行很担心,这是师父最虚弱的时刻了,他怕师父力有不支,再出什么意外了。

师父站起来,靠在尚行身上,眼神深远,看着大树,似乎在回忆着过往峥嵘岁月。

眼前的大树,已经不能说是树了。

大树参天的树冠,茂盛的枝叶在雷火中化作灰烬。

大树深褐色的树皮,全然崩裂,变得焦黑。即使大雨淋过,几天过去,仍然能闻到大火烧过的焦糊味。

大树的树干,已经像是,大火燃烧过几夜,剩下的木炭罢了。

一根木炭,孤单单的,歪扭扭的立着,将倒未倒的。

实在是难看啊。

师父伸出手,摸向大树,碰到的是,脆的,落下层灰的炭皮。

师父似笑似悲的说:“时间过得快,物是人非。

这树是我当年种下的,因果报应,长成后,却为我挡劫。”

尚行听到,大吃一惊,这大树长有几岁?

平常的,一岁一轮。

而大树,无论横长,六七米有余,所以恐有千年往上,历经悠久。

不待尚行多想,师父又说:“略略计数,也有一万九千一百年有余,原来我苟活近两万年了。”

师父话里带着心酸,可尚行却哪里听的近?

师父如此,非长生乎?

师父见尚行一脸急切,面上一沉,心知他仍为长生不死着迷。

长生不死之道,勾心毁人,尚行若执着长生,以后当受大难。

由此师父自然不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