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古河堰城,老妪投井(1 / 1)

加入书签

,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一步两眼井,一地双子城,这地下的土龙让你们给挖出来啦!唉……”

张老太没头没脑的一句话,让王军听着有些不知所措,赶忙问道:“张婆婆,您说什么呢?”

“我说,你们闯大祸了。你个小王啊,这是不让人省心,当初你第一次带我去看那棵大槐树的时候,我跟你说什么了。我是不是让你离那棵树远点,以后那里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管。你可倒好,不听我的话,还把自己往火坑里推,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婆婆,您别生气。不停您的话是我不对,可也没您说的那么严重吧,不就是烧了一棵树吗。”

“是,是就烧了一棵树,可树和树能一样吗。槐树,槐树,木鬼为槐,那棵树或了上千年,那就是成了精的千年老鬼。我说怎么感觉你小子满身的怨气,还以为是那个万人坑弄得呢,现在看完全就是你烧树的时候惹上的!”

“呃……婆婆,咱都这么熟了,您没必要拿这套忽悠我吧。”

“我忽悠你?行,不信我是不是,那我不管了。滚,你小子给我滚!哦咳咳咳……”

“哎,婆婆我错了,我错了,您消消气,消消气。”

眼见张老太因为气恼而咳嗽个不停,王军赶紧忙不迭地道歉。

等好不容易帮着老太太把这口气顺下去,他才小心翼翼地说道:“婆婆,我年轻,我不懂事,您别和我一般见识,我相信您,绝对地相信您。您就说,我因为烧树惹得满身怨气,该怎么消除吧。”

“唉,千年鬼的怨气,我这活了不到百年的人哪有办法给你消了。”张老太叹息一声,随即话锋一转,“不过,这股怨气好像真的只是怨,缠身而不害命,要不然刚才我那鬼油火也不会落在地上,而是直接烧上你全身了。”

“呃,婆婆,那照您这意思,我没事了。”

“不确定。”

“嘿,您看您,不确定的事您还这么着急,整什么挖土龙、作孽那一套。对啊,话说回来,婆婆您刚才那句‘一步两眼井,一地双子城’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出自一位明代名将写的词,名字叫《一剪梅.思禹》。

拂柳拨杨遇梧桐,今朝思禹,足踏具丘。身居千古治水亭,神王何在,洪浪谁平。昏眠醉卧槐荫下,一步两井,一地双城。若驾土龙承九鼎,朝夕之内,荡平倭洪。

原词就是这样,据说写词的那位名将受命前往山东沿海抗击倭寇,结果半路途中遇上洪水,带队改道而行意外来到了禹城。名将得知此地是大禹治水之处,心血来潮,就去了具丘山禹王亭那里凭吊。一场大醉之后,写下了这首词。

后来有人按照原词的意思和一些谣传,编出来一个故事。

说,那位名将喝醉酒之后睡在在了一棵大槐树下面,朦胧之中好像看到附近的一口井一分为二变成了两个,两口井之间只有一步之遥。名将怀疑自己喝醉之后眼花,晃晃脑袋转头看向其他地方,结果却发现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双份,居高临下向远处看去,出现了两座城池。

一城变双城,名将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呢,脚下的土地突然一阵剧烈晃动,随后一条巨龙从地底下腾空而起,而名将本人就站在龙头上。原来刚才那一分为二的两口井是龙的两只眼睛,他之前依靠着休息的那棵大槐树是一只龙角。

名将站在龙头上,转头往后看,只见龙背上托着九口大鼎,再一联系上这里是禹王治水之地,他立刻就猜到那是禹王九鼎。他乘着巨龙,巨龙驮着九鼎,刹那间飞上天空,一路向东来到了海岸边。

有这巨龙的帮助和禹王九鼎的威势震慑,仅仅一天时间,名将就杀尽所有倭寇,凯旋而归。

等重新回到这里,土龙落地沉入地下,之前出现的两座城池,其中一座随着土龙一起沉到地底,唯独只有龙头上凸出的龙角和龙眼还留在外面。

到了这时候,那位名将也醒了过来,回想起梦里发生的一切,他感慨万千,即兴写下了这首词。

谁知道这首词写出来,那些陪同名将的地方乡绅看到之后,连声呼喊这位名将为‘神人’。因为在禹城真的有一处奇异的地方叫一步两眼井,名将本不应该知道这些的,却一梦就梦到了,简直与神人无异!”

张老太讲到这里,转眼看向公园人工湖的边缘处。

王军随着老太太的目光看过去,一眼瞧见湖湾匝道上被铁栏杆围起来的两口石井,顿时惊疑道:“张婆婆,您刚才讲的不会就是说这公园里的那‘一步两眼井’吧?”

“没错,就是那。”

“怎么可能!”

王军大声惊呼,也不怪他会这么激动。

因为小城里的人民公园早就有这么个“一步两眼井”的景观,两口井相距一步之遥。其中一口井的井水甘冽清甜,而另一口井的井水却咸涩发苦,这个事小城里的所有人都知道,但从来都没有人能说得清是为什么。

如今,张老太讲出来关于这一步两眼井的故事,而且说得有板有眼的,真是王军第一次听说关于那两口井的典故,能不惊奇吗。

可是惊奇过后,王军心中还是疑惑不已。

“婆婆,您给我讲这一步两眼井的故事干什么,这跟我烧树的事有关系吗?您不会想着就拿古代一个名将做的梦来说事吧?”

“梦怎么了,梦也有真假之分。就好像你做梦梦见你那两个兄弟一样,你能说他们在梦里对你说的话毫无用处,全都是虚假的?”

“哎?婆婆,您说事归说事,怎么又扯到我身上来了。”

“我这是让你小子能理解的明白一点。好了,别打断我,听我把话说完。

那个明朝名将做梦梦见的东西可不是随便编出来的,往后说,他从禹城离开之后在沿海带兵抗击倭寇取得胜利,让倭寇几百年不敢进犯中国,这是事实,也是真的得到禹王龙鼎之力的庇佑了。

如果再往前说,关于土龙的传说也有的。

京杭大运河你知道吧,历史上说,京杭大运河山东段的大部分河道是隋朝那时候开挖的,也是那时候开始流传的这个地下土龙的传说。

相传隋朝以前,还没有禹城这么个地方,这里只是一片山林荒地,唯独有人居住的就是那古徒骇河的河岸边了。隋炀帝当政之后,下令开挖一条人工河,要把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这五条河南北连接起来。这么浩大的工事肯定不可能到处动土,当时就有人提议将古代遗留下来的一些人工河利用起来。

徒骇河就是许多可以利用起来的古人工河之一。当时负责在这边动工的官员,带人考察贯通河流的路径,挖到某个地方的时候,突然被一棵生长在两座矮山中间的大槐树给挡住去路了。那官员下令砍树,可是当地的一个老村守死命阻拦。非说那棵树是龙牙,砍倒了树就相当于拔掉了地下真龙的牙齿,会惹大祸的。

那当官的不信这一套,让人杀了老村守,砍掉大槐树,顺着之前定好的路线就挖过去了。刚开始没什么事,可是等开挖出来的沟渠和徒骇河对接上的那一天,天上突然冒下来滔滔江水,一下子把这里所有人都给淹没了,方圆几百里的地方都给埋在了洪水下面。

大水经年不息,直到后来的人改道从别的地方挖通大运河才把这里的水给引走。

水是引走了,可这片地方除了一座山、两口井、三棵树之外,其他的什么东西都没留下,就连古徒骇河都没影了。

隋炀帝原本想派人来查查是怎么回事呢,可那时候正赶上诸侯起义,这件事就耽搁了下来。

一直到隋朝灭亡,唐朝建立,查探这里情况的事情才被人重新提起来。而真正来这里调查的,也是个名人,叫袁天罡。

袁天罡这个人了不得啊,是古代有名的风水大师。之前隋炀帝要派人来调查的时候,想找的人也是他。

袁天罡到了这里之后,丈量土地,探测地形,甚至都挖开地表到地下去查探情况,最后终于把那个天降洪水的迷给解开了。

袁天罡说,这个地方原本的地貌应该是一条龙的龙头形状。有四棵树分别是龙的两只獠牙和两只利角,两口井是龙的两只眼睛,一座矮山是龙头额顶处的凸起,可以供驭龙之人站立的地方,还有一条河是龙嘴里吐出来的水。

通过勾画出来的这个地形,再联系上古时期大禹在这里治水的典故,袁天罡当时就判断说,上古时期禹王站在龙头上治水,借助真龙吐水的地势,保的这一方土地几千年平安。可是隋代那个治水的官员到这里之后,拔掉了真龙的一颗牙齿,缺少了一颗獠牙,真龙变成土龙,龙嘴里吐出来的水外泄才引发滔天洪水。也是因为这一点,隋炀帝惹恼真龙,遭了天谴才致灭国。

事情查明白了,真龙变成土龙整个脑袋都被流水冲击过来的泥沙给掩埋,这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袁天罡就禀明皇上,说事情尘埃落定,无需太过深究,只要迁移一批人过来居住,另外就是保护好土龙头上剩下的几样东西就行。

皇上按照他说的去办了,一批人迁居到这里繁衍生息,一直到唐朝天宝年间,这里的人口已经发展到一座城池的规模了,当时的皇帝就给这里赐名为禹城,以此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另外就是借助这个地名保这一方平安。

就这样禹城的前身被埋在了地下,现在的禹城是唐朝之后建立起来的,如今的徒骇河,也是金元时期按照袁天罡当年调查的结果,在应该是土龙龙嘴的位置新开挖的。

所以就有了一地双子城这么个说法。

喏,‘一步两眼井,一地双子城’的意思我都跟你讲明白了,上千年过去,也从来没有人敢动这里留下三棵大槐树,因为那是土龙剩下一只獠牙和两只利角。

可你小子倒好,还带着人去把其中一棵树给烧了。

这要是你一个人受影响那就算了,但你这么一弄有可能害死整座城的人知不知道!”

张老太说到最后,狠狠瞪了一眼王军。

吓得王军浑身打了个寒颤。

人就是这样,有时候你心里清楚不该相信那些子虚乌有的事情,可真要发生在自己身上,你又忍不住去相信,忍不住去寻求一种解决的办法。

王军这会儿彻底没了开玩笑的心情,苦着脸问道:“婆婆,这事真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吗,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啊?”

“解决的办法?应该有吧,按方位来说,你烧掉的那棵古槐是土龙的一颗獠牙,如果能有办法帮他把这颗牙给补上也许就没事。”

“啊,这个我知道!前个半夜里,市政上的人连夜把城西的禹王治水铜像给搬到那棵大槐树的附近去了。只是不在同一个位置,这应该没问题吧?”

“哦?还有这种事情?什么人干的?”

“听说是一位姓袁的风水大师给提的意见。”

“袁?袁天罡的后人吗?有点意思。”

张老太听到王军的话,脸上露出会意的笑容。

王军却没心思跟着笑,急忙问道:“婆婆,这事算解决了吗?”

“算是吧。”

“那我呢,我怎么办,你不是说我身上还有怨气的?”

“你啊,哈哈,小王你过来。”

张老太微笑着朝王军招招手,王军不明所以,站起身来靠近过去。就在他距离张老太一步之遥的时候,老太太突然伸手,将一个刚刚说话间扎好的小草人按在了王军的胸膛上。

“解心病,忘!解身病,息!回去好好睡一觉,醒了就什么事都没了。”

随着张老太的话音落下,王军两眼一直,顿时就像个木头人一样愣愣地转过身去,离开了公园。

看也不看王军,张老太回头收拾好自己的小包袱揣进怀里,起身迈步,走到了公园人工湖湖畔的一步两眼井那里。

低头看看早已干涸的井底,老太微微一笑,纵身跃了下去。

“人老心不老,是时候活动活动腿脚了。”

老太在心中自语,而她跳下水井之后,身子化成流光直入井底,无尽黑暗中只有一个怪异的声音在回荡。

“吾今日舞剑,定取沛公人头,为楚王荡平前关险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ahref='javascript:void(0);'class='reendBtn'>推荐票</a>、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