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变故(1 / 1)

加入书签

寒关,昌军经过近十天的猛攻,寒关的将士终究开始抵挡不住了。寒关外的昌军大营,此时陶勋已经得知鹿城的最新消息,觉得此时,不管是对于陶勋自己还是对于昌国而言,皆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正准备整军给予寒关最后一击,从而打开阻挡昌军直入钍领的通道。

“罪将黎洛,拜见统帅大人。”

黎洛突然闯入陶勋的营帐之中。

本在思考的陶勋闻言,眼中闪过一道利芒,缓缓抬头望向黎洛道:“是你?你居然还没死?”

黎洛从容道:“我也想死,但因为某些事情,我还不能死。而且此事事关整个昌国命运,念及往日的旧情,统帅大人最好还是听一听。”

陶勋冷哼一声,反问道:“倘若我不听呢?”

黎洛闻言一笑,说道:“那在下可以保证,统帅大人一定会后悔。”

“是吗?”

陶勋若有兴趣地望了一眼黎洛,忽然厉色道:“比起后悔,我更希望现在就把你杀了。”

“对统帅而言,杀我不过点头的事情。”

黎洛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语气一顿,反问道:“但统帅难道真不想听一听,在下冒死回来要说的这件事情是什么吗?”

陶勋闻言,一言不发的望着黎洛,黎洛也毫不躲避对方的眼神,甚至与陶勋直视着,自信满满的样子。

良久,陶勋笑了笑,终究松了口:“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想听听你想说什么?”

黎洛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回统帅,在下得知消息,陈水此时就在石龙湾。”

陶勋闻言,顿时瞪大了双眼。啪的一声拍案而起,怒视着黎洛问道:“什么?你说陈水在什么地方?你再说一遍。”

黎洛不急不缓地重申道:“石龙湾。”

“这不可能,陈水怎么可能知道石龙湾的?是谁告诉他的?”

闻言,陶勋顿时急火攻心,左思右想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无解之下质问黎洛,道:“是你对吗?”

黎洛抬头望向陶勋,道:“此事并非在下所为,而是穆麒。”

“穆麒?那不可能?”

陶勋摇着头表示不信,但心中其实也不确定。又说道:“穆麒虽说与我有些不和,但终究还是我们昌国盟友,又岂会做这种离经叛道之事?”

陶勋的话,看似是说给黎洛听,但大部分还是因为陶勋不相信黎洛所说,更像是在说服自己。

“统帅你真的确定穆麒不会吗?”

黎洛望着陶勋,眼神中充满了质问,又道:“恕我大胆直言,穆麒之志不在禹国,而在北雁。若有可能,想必昌国也在其图谋之中。”

陶勋这时已经冷静了下来,冷静思考过后,对黎洛的说法也有些认同,他问道:“你又如何证明?”

黎洛回答道:“鹿城之战前后,卫军举动就是最好的证明。”

“华天星虽然全军覆没,但北雁国内仍有反击之力。穆麒想要吞并北雁,再快,没有半年时间也完成不了。”

陶勋冷静思索一番之后,方笑道:“再看现在的钍领,已经苟延残喘之姿。就算萧武再顽强,我昌国拿下钍领一月足矣。如此情况之下,卫军如何图谋我昌国?”

黎洛担忧道:“萧武是何等人物,就算鹿城一战被穆麒伤了元气,可尚有余力存留,若是统帅真的能在一月之内拿下自是最好,但在下担心统帅拿不下啊?”

陶勋怒道:“你在质疑本帅吗?”

黎洛连忙辩解道:“统帅与萧武交手多年,能不能相信只有统帅心中最清楚,何须在下质疑。”

陶勋闻言,虽然心中有火,但不得不承认,他对自己也没有底气。苦思良久,依旧没有得出和好结论的他,有些烦躁道:“那就两个月。”

黎洛又问道:“若是两月依旧未能拿下又当如何?我军的粮草怎么办?那时想必禹国与虎山国也决出胜负。不论哪一方获胜,对昌国而言,可都不是好消息啊!统帅大人,您真的想清楚了吗?”

陶勋又被黎洛问住了,他对黎洛所说的局面,完全束手无策,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独自陷入了沉思。

黎洛见陶勋迟迟没有说话,便提议道:“大人,撤军吧,你想想这些昌国征战的将士们,别再让他们成为他国的亡魂了。”

‘撤军’两字彻底刺激到了陶勋,他勃然大怒道:“撤军?不可能,一月时间我势必拿下钍领。”

黎洛猛然抬头与陶勋对视,气势丝毫不落下风,并要挟道:“统帅若不撤军,三日后陈水必定会对石龙湾的粮草出手,没了粮草,统帅莫不是想要让将士们空着独自去杀敌吗?”

陶勋闻言,顿时感觉很沮丧,然后很快饶有兴致的望着黎洛,问道:“你怎知陈水会在三日后动手?”

黎洛此时也不再隐瞒,直言道:“实不相瞒,在下在找到陈水之后,陈水已经准备动手了。若不是在下极力劝阻,恐怕此时统帅已经收到了粮草被毁的消息。”

陶勋不信,冷哼道:“哼,恐怕是你告知那陈水的吧?”

黎洛闻言一笑,坦然道:“统帅大人,恕我直言,不管是不是我告知的陈水,昌国现在都不能再打下去了。穆麒的为人统帅很清楚,以他的勃勃野心,我们昌国是不可不防的。”

陶勋凝视着黎洛,语气不善道:“你这是在要挟我?”

黎洛回答道:“在下并非想要要挟统帅,只是在下所言,皆是昌国的实情,还请统帅三思。”

陶勋眼神深邃,断言道:“你在说谎。”

黎洛闻言不解反问,道:“在下字字句句皆是实言,何来说谎一说。”

“哼,以陈水的本事,他若是已经知道了,凭什么不动手?还有你又有什么资格去游说他?他见你之后,不是应该一剑杀了你吗?”

陶勋冷哼一声,拔出佩剑,剑指黎洛,质问道:“说,你想让撤军的目的是什么?你究竟是谁的人?”

黎洛为了让陶勋相信,不得已将自己与陈水相识的过程说了一遍,并补充道:“陈水此人虽然年轻轻,但尚有一丝仁义在。不管统帅信不信,在下的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昌国大局考虑,绝对没有任何的私心。而在下的目的也很简单,在下不愿看到昌国国破家亡生灵涂炭,而陈水有大义,亦是此等想法。”

然而陶勋对于黎洛的说法嗤之以鼻,并讽刺道:“大义?可笑,我等为国出征,唯有不负吾王之托,就算战死沙场也无所畏惧,那才是我等昌国将士应有的大义。只有我们胜了,昌国百姓才能更安心的生活。而你所说的大义,于我而言,实在可笑至极。”

话毕,陶勋一剑刺向黎洛,黎洛急忙提醒道:“你不能杀我。”

陶勋闻言,拔剑架在黎洛的脖子上,冷笑道:“我不能杀你?你先是不守军规擅自离队,后是勾结陈水泄露了我军机密,害我军将士不能继续征战沙场为国报效。综上几点,条条款款皆是死罪,我身为统帅为何不能杀你?”

黎洛提醒道:“你若杀我,等到约定期限一到,陈水见不到我,必定会毁了粮草。”

陶勋闻言一笑,提议道:“是吗?既然你说陈水心怀仁义,那我们就试试看,看我将你杀了之后,陈水见到我撤军会还是不会动我军的粮草?”

黎洛一听,顿时心中大急,连忙劝阻道:“统帅,此事可不能冒险啊,我的命本就是贱命,统帅想要拿走那便拿走就是。但对陈水,就算是我也了解不深,若是陈水真的因为我而动了我军的粮草,那可就真的糟了。”

陶勋因为黎洛的话陷入了沉思,没多久陶勋突然想到了什么,笑得很是邪乎。

“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到了一个更好玩的点子。”陶勋望向黎洛,黎洛见到陶勋嘴角的邪笑,心中总觉得不踏实。

这时,陶勋接着说道:“我现在不杀你,不过也不会放了你。至于陈水那边,本帅会另派一人去通知他,若是陈水肯来救你,那就更好了。”

陶勋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黎洛瞪大了双眼,想说些什么来制止陶勋,但发现此时不管他说什么,恐怕都已经无用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