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海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89章 张献忠沉银,大明之崛起1646,天海山,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天下午,朱琳渼翻开内阁刚送来的奏章,打算批完了之后好好规划一下那二百多万两的“横财”如何使用,却不料刚翻开最上面第一份奏疏,便不由皱起了眉头。
这是四川总督王应熊急奏,说张献忠死后,原川北被大西占领的州府爆发大规模灾荒,请朝廷拨银赈灾。
待朱琳渼看完了奏章才知,原来张献忠一直穷兵黩武,对控制区域征收极重的税赋,百姓大多无隔夜粮。至大西政权崩溃,原本大西官府拨发的些微赈济粥米也没了,数十万饥民无奈涌向成都。但四川因闯寇、献寇连番肆虐,又爆发过瘟疫,故而田地多有荒芜,根本没什么存粮。
成都更是因近来朝廷用兵导致粮仓见底,于是只能将灾民暂时挡在城外,略施米汤,再这么下去,必会有大量饥民饿死……
朱琳渼用力揉了揉额头,他知道,时下不光是川北,其实整个四川的情况都不太好。
历史上发生过“两广填四川”之事,就是因清康熙年间四川仅剩了九万户,几成不毛之地,清廷不得已迁湖广、广西等地数百万百姓至四川定居,才解决了四川人口问题。
当然,那时四川人口锐减主要是因豪格入蜀之后大肆屠杀所致,眼下四川在大明控制之下,倒不至于全境九万户这种惨状。不过即使没有建虏的因素,四川之前屡受兵灾,又数度爆发瘟疫,百姓生活仍是极为艰苦,若朝廷放任不管,依旧有可能发生大面积饿死人的情况。
朱琳渼不禁苦笑摇头,这二百多万两恐怕还得分出不少用于稳定四川,尤其是川北。他又让人招来杨廷麟等户部官员,根据王应熊所报,连夜估算出四川赈灾至少需要百万两上下。
朱琳渼当即传令秦佐明,将所得张献忠沉银大部分留给王应熊赈灾,仅运百万两来南京。
随后他又按照惯例,吩咐锦衣卫南镇派人暗中监督赈灾银使用情况,没办法,大明官员贪腐已经深入骨髓,虽然王应熊算是难得的忠良,却仍也不能掉以轻心。
等郑广英离去,朱琳渼再次回到案旁,仔细将大明发展的各方面重点梳理了一番,手里所剩的百万两很快便所剩无几。
至天色已亮,他才疲惫得站起身来,望着新制的增资预算展了展腰。在他这份预算案中,拨给道路交通建设方面四十万两,增修宁波到绍兴的木轨道,以便内地货物能更快进出港口,增进海上贸易。
交通预算中还有数千两是给格致学府的,令其着手研究大批量生产沥青的技术。大明的煤炭资源丰富,烧制煤焦油价格不会太贵,若有了沥青,交通方面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占预算比重仅次于交通的便是船只建造。拨十万两给龙江船厂,用于完善船台,增建一条八百吨的盖伦战船。不过朱琳渼估计,以龙江船厂工匠的现有水平,这条战船怕得很久之后才能入水。但事情总得有个开头,想要龙江船厂具备俾睨欧洲老牌船厂的实力,前期投资肯定少不了。
另外还有八万两投给了远洋商队,算作朝廷入股,主要用于建造贸易用商船。提起商船的时候,朱琳渼又想起了海上贸易的“大杀器”——飞剪船,按照永北里的目前技术能力,应该已有尝试建造的可能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