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一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五章 合作社的具体规划,草莽年代,北海一岛,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亚东,别说胡话了,鸭子可以每家每户少养点,田地还是要种的,不然我们吃啥?退一万步说,每年还得交上交呢。”田叔笑着说道。

“是啊,也只能这么办了。”

很多乡亲们纷纷点头,认为也只能小打小闹。

不过即便是少养,一家养个十只,平均一只鸭子赚一块钱,也有十块,而鸭子三四个月就能长大,一年至少能养两拨,也能有个二十块的收入。

二十块钱,这年头能供一个孩子上一年学,总归也不少。

“大家静一静,太别急,让我一次性把话说完。”

李亚东笑了笑,乡亲们能想到的这些问题,难道他会没考虑?

众人听他这么一说,纷纷安静下来,想听听这有大学问的留学生,能有什么好主意。

“我说不种田,当然不是说让大家饿肚子,因为在我看来,将田地用于种植水稻、种蔬菜,经济产值太低。”

要知道他们这里地处长江中下游,可谓真正的鱼米之乡,农村人每家每户都种水稻,眼下又是一九八八年,不像过去,吃不饱穿不暖,自从七十年代末,国家实行联产承包制以后,农民的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也大幅提升,现在每家每户年终还能有些余粮。

所以大米在他们这里,真的不算什么稀奇东西。

而不稀奇,也就意味着廉价。

“叔,问个问题。”说到这里,李亚东扭头望向旁边的方驼子。

“你说。”方驼子笑了笑。

“咱们村平均一亩水稻,能收获多少粮食?”

“现在要比以前多得多。”方驼子呵呵一笑,“我们现在种的是杂交水稻,亩产能有一百五六十公斤的样子。”

我去……才这么点?

李亚东楞了一下,比他想象中的还少,袁院士这个年代应该已经有所创举,他原本猜测至少能有个三四百公斤。

当然,他也就是个门外汉,胡乱瞎猜,因为犹记得日后的水稻亩产可以达到一千多公斤。

看看方驼子一脸得意的模样,以前的亩产只怕得打个半折,也真是替中国人的肚子捏了把汗。

“好了,我算它两百公斤,也就是四百斤。目前粮食的价格应该是两块出头一斤吧,那也就是说,一亩水稻,它的单季产值是八百多块钱的样子。”

底下众人虽然竖起耳朵认真听着,但都显得有些不明所以,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从养鸭子的事情上,扯到粮食产量上面。

“那大家知道……一亩水塘,如果用心养殖的话,一年可以出多少斤鱼吗?”

此话题一抛出来,众人面面相觑,村里虽然有两口水塘不假,但绝对没有用心养殖,原因很简单,买不起鱼苗,也就随便养养,放个几尾鱼苗,年底有个年肉吃就行。

这时,始终没有说话的李亚民,开口道:“养得好的话,一两千斤应该不成问题。”

他生活在县里,本身也有些文化,见识自然不是一年到头不怎么出门的村民们,可以比拟的。

李亚东看了他大哥一眼,笑了笑,“咱们村要是养鱼,没理由养不好,因为……我们有鸭粪,到时还得悠着点,不能弄太多,不然太肥了容易把鱼塘弄黄。”

“是啊!”

听他这么一说,有些人大概已经猜到,他在打什么主意,皆是眼前一亮。

不再种田,改田为塘,鱼的产量明显比庄稼高,而且各个品种的鱼类价格一综合,也不比庄稼便宜。

鸭粪能肥鱼塘,鱼塘又能养鸭子,似乎刚好形成一个循坏。

“大家应该猜到我的计划了吧?”

李亚东望向底下露出恍然表情的一众乡亲们,继续说道:“你们想的没错,我准备把村里的田地全部改造了,请挖土机过来,全部挖成鱼塘。到时占了各家多少田地,鱼塘里的收益,就按照比例平分。前期的改造费用由合作社出,后期鱼塘有了收益,再补回来,不用大家掏一分钱,所得收益合作社也一分不取……”

李亚东说到这里顿了顿,见乡亲们一个个的眼神明亮,笑着继续说道:“而且鱼的销路大家也不用愁,合作社这边会找水产公司合作,保证不愁卖。至于大家的口粮,以及上交,鱼塘里赚的钱买些粮食,肯定是足够的。你们觉得怎么样?”

“那还用说,简直太好了!”

“是啊,这样一搞,咱们都成吃商品粮的人了!”

“哈哈……可不是,真是好主意!”

“这么一看,这个合作社还真是好,早就应该这么干了!”

李亚东的提议,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