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茶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4章 量子,飞越三十年,大茶碗,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觉得你脑子有点像是你说的那种电脑。”李建国低声说道。
“就算像,也不是像这种,应该是像量子计算机。”李一鸣随口应道。
“量子...力学?”李建国对当时儿子那句差点让自己心脏病发的话记忆犹新。
“嗯,量子纠缠,量子计算机,现在这些都是电子计算机。”
“量子和电子,哪个厉害?量子?”
“量子和电子是物理学上的不同概念,应用到计算机属于不同技术路线的事。”李一鸣轻声对父亲说道,“很重要,不要轻易说。”
“为什么?”
“因为我还没想好。”李一鸣有些出神地看着屏幕。
量子计算,李一鸣对此只知道一些文字概念,他并不知道现在业界是不是已经有了这个理论。
父亲把这个说出去后,一定会交到某些技术人员手里,那些技术人员又得跟外界有交流,也许没几天国外的实验室就知道了,这会有什么后果,李一鸣还没想透。
“量子计算机有点像是我做事的风格。”李一鸣轻声说道。
李建国若有所思地看着儿子,一鸣的做事风格。
“传统电子计算机的计算方式是串行运算,一个算完算下一个,所以才会不断地追求快,才有每一年半多一倍的芯片速度提升,李一鸣觉得那不能叫摩尔定律,而是业界的天然追求。
而量子计算,由于这种叠加态,天然就能并行运算。电子计算机要分成三十次计算完成,量子计算机则可以把这过程分成三十个部分,同时计算完成,再叠加给出结果。好比一个人要完成一项工程,原来只能一部分一部分地做。
现在突然有好多个分身,同时可以做不同部分的工作,最后一举把工程完成了,......”
李建国轻轻哦了一声,儿子好像就是这么做事的。
“但光有理论不够,技术要一点点吃,现在国家百废待兴,基础信息化的工作是不可能去等量子计算机造出来才搞的。”
李一鸣摇摇头,“而且同样的理论出来,国外肯定比我们学得快,他们基础好。我们要预研就得做好准备,我现在的想法是尽量用它们淘汰下来的产品,这样成本低。”
“会不会不好用?”李建国有些担心,儿子说用别人淘汰的东西,他马上就想起质量很差。
“看怎么用,以前都是拿算盘用手写,用这个已经很先进了,再说我也不准备让大家都用,这些是给专业人员用的。”
李一鸣的想法很简单,“它是生产工具,但也要配合适当的生产关系,我现在已经想好了用法,它们会集中到各地的学校和图书馆,配一个专业小组,专门提供本地数据服务。”
“这样子......”李建国想了想,“那也要很多机器了吧?”
“不要紧,省市县三千出头,每个地方配二三十台也不到十万台机器。”
李建国脸色变了:“这一台你不是说要几万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