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匹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章 阿三为什么不思变,喷神,浙东匹夫,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谢谢主持人。”南筱袅款款而又简短地致谢,然后也直奔主题,
“穷则变这三个字是数千年来的经典圭臬,我方当然不会就哲学原理表达不同看法。但今天的辩题是‘穷则思变’,这个判断就涉及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那么,‘贫困/穷途末路’是否会极大概然地促使人思变呢?我方的观点是未必,即穷未必使人思变。
下面,我方将详细陈述具体原因:首先,辩题中这个则字,从语法来说,应该解释为‘就’,也就是说,对方辩友的立场,应该是‘穷,就会导致人思变’,这个‘则’代表了充分条件。因此只要找到反例,证明有些人穷了也不思变,自然就属于‘穷未必思变’。
其次,对方辩友或许会说,‘思’代表的是人的主观内心活动,而非外在有迹可循的客观行为。因此即使‘思’了,也不一定用行动表现出来。如果这么解释,那么‘穷’在对方辩友看来,或许只是导致‘变’这个行动的‘必要条件’——但我方要说的是,即使将‘穷’认定为‘变’的‘必要条件’,同样是不成立的。后续我们将一一证明。
因此我方的观点总结如下:穷既不会必然导致思变,也不是导致思变的必要前提。穷与变之间也没有明确的概然性关系,很多被认为是穷则变的事例中,真正导致变的原因也不是穷……”
“在印度,有数以亿计的穷人,他们远远活在温饱线以下,每天的营养摄入根本达不到国际卫生组织定的维生热量阈值,但这些人数千年如一日,从来没想过改变什么。这就是穷不生变的有力证据……”
“在华夏,或者说在全世界各个上进、奋进、机会主义氛围浓厚的国家。无数功成名就的伟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了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求变不息。他们同样不是因为穷和匮乏……”
随后南筱袅也在陈词里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毋庸赘述。总的来说因为对方也还没展开对攻,反方也不能说得太细,免得给评委们落下过于“我揣测对方会如何进攻”的印象。
行文自然是花团锦簇的,表情神态、语速气度也拿捏得很不错。三分钟的时间,到30秒提醒刚过,堪堪把例证部分说完,然后踩着15秒提醒后,两句短促地豹尾收关。
“场外功夫倒是不错,这个陈词居然不落下风。”正方主力胡彪暗忖,没想到花瓶们的实力,倒是不像他预料的那么不堪。
南筱袅的才能虽然不济,但是这个开场陈词着实没有输给颜若男。大不了后面自由辩论环节南筱袅始终打酱油,也值回票价了。
胡彪有一种抑制不住的跃跃欲试,就等主持人宣布进入自由辩论环节。
“下面是自由辩论环节,请正方先发言!”
胡彪第一个站起来。
“首先,根据对方的立论,我想提醒对方辩友注意,我们今天讨论的是‘穷则思变’,而思当然是一种主观心理活动,不一定要有客观行为表现。我们这里不是刑法学的课堂,不讲究‘主客观相统一’。
所以,我方认为,只要穷有较大的盖然性促成了‘以行动求变’的客观表征,就足以证明‘穷则思变’,至于那些一小撮没有付诸行动的,只是他们能力不济,或者说受限于见识,思了都思不出怎么变而已。”
胡彪这番话一出,评委们和主持人都不由在内心默默嘉许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